一、机制体制及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韶关南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是南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定级别。管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基建室、企业发展室、融资服务室和统计信息室6个科室。核定编制人员36人,其中党工委书记、主任各1名(副处级),专职副书记1名(正科),副主任3名(正科级),党工委委员1名(副科)。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韶关南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韶关南雄高新区)创建于2008年初,201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2020年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7347亩,分为先进材料、新材料制造、现代农业食品等三个产业园,先进材料产业园(6071亩)以树脂、涂料、助剂等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新材料制造产业园(27183亩)以新材料(竹纤维、银杏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林业生物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4093亩)以食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形成了“集聚规模化、配套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化”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高新区先后获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园区、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首批分布式光伏应用发电试点园区、绿色产业试点园区等荣誉,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目标责任考核中五次荣获年度优秀等次,共争得扶持资金4.8亿元。
在基础配套上,南雄高新区按照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人才驿站、综合体育馆等生活配套;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全智能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应急救援中心、省级精细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包装、制罐、专业资质的危化品运输、仓储,华电热电冷联供项目等生产配套设施。
在科技创新上,南雄高新区积极对接合作广东省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广东工业大学、广东仲恺农业学院和韶关学院等高等院校,为企业引进、培训高层次人才及各类技能人才搭建平台;南雄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合资筹建的特种精细化学品孵化器平台建成并投入市场运营,多项科技成果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获得专利超过960个,科技创新成果显着。
截至2020年,南雄高新区入园企业119家,投产企业93家,规模以上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韶关市级9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科技孵化器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3个,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3个,科技创新团队4个。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