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08年与新河镇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辖37个行政村、4个社区,户籍人口6.6万人,常住人口13.2万人,国土面积138.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0.4平方公里,已开发35平方公里,经国务院批准核心区面积为438.94公顷)。汉川高新区现有食品加工、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电力能源“五大传统产业”,光通信、生物医药、泛家居、智能装备、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形成了“5+5”产业发展布局。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74家,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0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省级开发区排名中位居前列,新河镇在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乡镇中排名第181位、2019年排名第177位。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已通过国务院审批。
一、管理体制机制和机构设置运行方面
(一)是探索综合执法模式。在核定的机构总数内,设立“一办三局”,即党政办、招商局、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直属事业单位2个,即汉川经济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住房和城乡建设中心;下设城管监察大队、消防应急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乡企服务中心等部门,全面履行社会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建立公安、交警、城管“多管合一”综合执法模式,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显着提升。
(二)是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汉川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目前核定行政编制53名(含新河镇行政编制40名),在编在岗54人,另有机关工勤编制5名,在编在岗5人。在核定的用人额度内,积极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兼职兼薪等多种分配方式,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三)是健全财政体制机制。根据《汉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汉川政发[2017]2号)文件精神,按照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差额缴补、超收分享、自求平衡的原则,规范开发区财政管理。
二、科技创新发展方面
按照《汉川市关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组织申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发放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奖励资金达127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达到70家,隐形冠军企业11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增强,2017年以来共立项14项,获得上级资助422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量质提高,“十三五”期间共转化科技成果98项,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47件。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增加,拥有1家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