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高新区自2017年2月成功获批国家高新区以来,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争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和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
5年来,内江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40.92亿元增至230.15亿元,增长6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5.08亿元增至10.66亿元,增长109.8%;工业总产值稳步提升,从230.67亿元增至437.56亿元,增长8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29.61亿元增至435.46亿元,增长89.7%;固定资产总投资从61.67亿元增至119.12亿元,增长93.2%。2021年,内江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居第120名,3年实现37位次跃升。
聚力提质增效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内江高新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该高新区以建设百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园为目标,成功引进长川科技、明泰微电子、威士凯、雄富蕊能等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16家,初步实现“从单一环节到成链发展、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从低端产品到高端技术”的良好开局。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该高新区以建设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为牵引,相继落地内江高新科创园、传化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万晟天幕街、万晟汇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相继投运,爱琴海购物公园、中国农批城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传化、万晟、中农批三大商圈。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该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狠抓“产业项目推进年、提升年、深化年和攻坚年”,长川科技、威士凯、高新科创园等44个项目顺利开工,远大住工、杭萧钢构、明泰微电子等43个项目按期或提前竣工投产,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
深耕重点领域
科技创新活力倍增
内江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该高新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三大计划”,加大投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
推动创新载体提挡升级。该高新区以科技部双创特色载体项目为抓手,为6家特色载体、13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成功打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9个,综合服务平台3个,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1个;加快建设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导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等高校院所科研资源,提升面向企业创新的技术供给能力。
优化创新环境。该高新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打造集知识产权服务、初创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已入驻服务机构100余家;加快推进“省级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立项5个,支持资金450万元;与重庆猪八戒公司共建川南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已建成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园区服务、质量检测、数字版权5个平台,鼓励企业通过采购服务券形式购买科技创新相关服务。
注重精准发力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
内江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着力招大引强。该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实施精准招商。2017年以来,累计引进项目37个,总投资305.57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91.7亿元,年税收20.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5万个。
注重延链强链。该高新区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延链强链5年攻坚行动,围绕电子元器件、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关键领域,成功引进国家大基金投资的第一家集成电路封测装备研发制造上市企业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备电子信息产业在谈项目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正全力建设“后摩尔时代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超30亿元。
创新招商模式。该高新区采用展会推介、上门招商、靶向招商方式,借助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明泰微电子、昆山佰奥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引进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
回顾5年的奋斗历程,内江高新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发展之路,干成了一批以前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全区上下形成了抓发展、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导向和浓厚氛围,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接下来,内江高新区将紧扣“西部一流科技园区,成渝主轴创新高地”总体定位,聚力科技、产业、金融、机制、人才5个创新,勇攀高峰、勇争一流,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