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银川高新区: 八大主导产业竞生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3


          银川“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美誉名满天下。这片富饶美丽的河套平原上有个“隆起带”——银川高新区。银川高新区成立于2003年4月,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于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国家高新区。

          十年来,银川高新区按照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区多园、多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向好态势。

          2021年,银川高新区火炬纳统企业一区多园产值147.23亿元,实际上缴税费7.3亿元,营业收入183.21亿元。该高新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中国优质山羊绒分梳基地”等称号,并列入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产业发展高端化

          银川高新区始终把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能的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能级跃升。在此基础上,该高新区重点布局了现代纺织、再生资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现代物流等八大主导产业。

          历经多年培育发展,银川高新区规划形成了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再生非金属资源化利用和陆港物流产业为主的“5+1”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立了覆盖周边10余省区的回收网点1100多个,实现产能150万吨,年回收处理各类废旧资源量约280万吨,成为西北地区及周边省市重要的废旧汽车拆解、废旧物资回收、有色金属加工集散地和集聚中心。同时,紧抓“中国黄金奶源带”独特优势,成功地引进蒙牛集团日产4500吨高端液态奶项目落户园区,通过完善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奋力打造世界一流、中国顶尖的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该高新区把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端产业资源导入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新动能,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聚焦“互联网+”新业态,加大招引力度,创新型市场主体快速集聚,截至目前,银川高新区累计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41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中关村双创园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近1500家,涌现安翰互联网医院、百度互联网医院、储芯科技、泽新信息、新航信息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该高新区城市功能、园区形态进一步提升,对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吸附能力有效提升。

          项目建设“加速度”

          银川高新区牢固树立“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力促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布局集群化。

          该高新区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总抓手”,按照“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紧盯目标推进度,紧盯时间抢进度,紧盯要素保进度,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十年来,该高新区建成投产国斌亚琦纺织年产200万件羊毛衫项目、晨宏年产20万吨再生铅资源化利用项目、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亿美乳制品深加工项目等;不仅如此,宁夏新中绒200万件羊绒针织等12个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瑞银铅资源年处理10万吨铅蓄电池技术改造及产业搬迁、富杨食品年产1.3万吨乳粉及乳制品生产加工等落地项目正在推进前期手续办理。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一批批新项目竣工投产,为促进银川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发展根基。

          银川高新区对外开放也在持续提速。加强东西部合作,深化与绍兴等东部地区产业相近的高新区、伙伴园区结对共建;探索“东部研发+宁夏转化”创新科研代工、委托研发等合作模式,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园区间协作,加强区域间联动,大力推进与宁东基地一体化发展,打通区域现代纺织、循环经济、新型材料产业链条,深入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加强国内外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银川综合保税区战略合作,畅通新澳羊绒、舜昌亚麻等外贸渠道,打开主导产业产品对外窗口,加快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投资的“洼地”、兴业的“旺地”、创新的“高地”。

          服务质效新提升

          银川高新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改革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评估模式,着力激活内生改革动能,确保市场安全有序稳定。

          变革管理模式激活创新力。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开发模式,形成政府和市场两手协同发力、相向而行的运营机制。创新“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制定完成《银川高新区“一区多园”运行管理工作办法》,将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土地集约利用、企业及项目入园标准等重点内容纳入规划,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激发发展新活力,再塑发展新优势。

          变革服务模式汇聚合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承接市县级经济管理权限37项,推行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持续发挥高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作用,已集聚171家企业和68家各类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各类服务近万次,累计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通过该平台为企业解决投融资担保贷款10亿多元。该平台已于2020年升级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立足落实“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银川高新区将全面推进现代纺织、循环经济、绿色食品等产业布局,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力争2022年产值破200亿元,2026年突破千亿元,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做出银川“高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