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咸阳高新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重整行装再出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3

        2022年是咸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第十年。这十年,咸阳高新区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次第花开、创新动力持续奔涌、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十年,一个时间单元,更是一个空间标识。

          风雨的洗礼,岁月的涤荡,一座城市历经怎样的成长,演绎怎样的变迁?

          十年,沧海一粟;十年,斗转星移。时间见证了一个个奋进者的故事,演绎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2022年是咸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第十年。这十年,咸阳高新区诞生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本地主板上市企业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第一个众创空间筑梦·创享空间,第一个修建的公园两寺渡公园,第一个高架桥高科三路高架桥,第一个跨渭河大桥咸阳渭河高新大桥……

          这十年,咸阳高新区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次第花开、创新动力持续奔涌、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回望十年路,咸阳高新人一路披荆斩棘、接续奋斗,唤醒了沉寂荒芜的土地,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下一个十年,咸阳高新人重整行装再出发,迈着矫健的步伐,犹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壮士,开启新的奋进征程!

          先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誓言。

          十年间,咸阳高新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41名党员发展壮大为如今的350余名党员,从1个党支部发展到30个党组织,从单一机关党建到国有企业党建、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巩固、垃圾分类、招商引资、土地征迁……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有党员奔赴在一线,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员先锋队和党员先锋岗就设在哪里,党建引领全局工作稳步向前。

          十年来,咸阳高新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阶段,牢固树立“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念,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开拓了咸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十年来,我们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依靠的是咸阳这片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使得咸阳高新区能够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茁壮成长。”咸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毛建荣表示。

          十年来,咸阳高新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始终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企业和项目第一线,通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航力、示范带动力、号召动员力,营造起了积极进取、追求先进、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工作氛围。

          咸阳高新区企业纷纷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在冠捷科技、天成航材、中科启航等重点企业里,非公企业党支部成为企业最亮的“一抹红”,这些企业里的党员往往是领头人、科技先锋、技术工匠……

          进位

          时间恰似最神奇的变量,每一格刻度的递进都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回溯咸阳高新区发展历程,细细梳理他的成长脉络,最突出的关键词就是:争先进位。

          1992年,地处关中平原大地的咸阳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成立了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3年,咸阳市委印发《关于加快咸阳高新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咸阳高新区发展;

          2005年,咸阳高新区被认定为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

          2008年,咸阳高新区被商务部确定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园区;

          2012年,咸阳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目标。

          “获评国家高新区,咸阳高新区有了更高的起点,更厚实的基础,更美好的未来。”时任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烨的一番话,代表了全体咸阳高新人的心声。

          升级不是终点,只是咸阳高新区新一轮发展大幕的开启。

          2012年,曾经的国内第一、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彩虹集团,在经历了技术迭代的低谷之后,被整体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迎来了涅盘重生之机。2015年,投资280亿元的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落户咸阳高新区。自此,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咸阳高新区真正开启了“黄金发展的十年”。

          十载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

          咸阳高新区在综合排名、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宜居宜业等方面不断突破。

          综合排名:十年来,咸阳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上升到第84位,较2015年前进了40位,是近年来排名进位幅度最大的国家高新区之一。

          区域面积:十年来,从最初的20.3745平方公里发展到如今的123.39平方公里,区域版图面积加速扩张。

          工业产值:十年来,咸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工业产值由2012年的81.2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807亿元,增长近10倍;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202.3亿元,增长近百倍,成为咸阳重要的发展引擎和增长极。

          从20.3745平方公里到123.39平方公里,从81.2亿元到807亿元,从1.9亿元到202.3亿元……

          数据的不断进阶是咸阳高新区阔步前行的最好诠释。

          咸阳高新区用时间证明一切,也在改变一切。

          链成

          产业,是高新区发展核心竞争力。

          “咸阳高新区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发展液晶面板,瞄准的是全产业链。”毛建荣表示:“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落地,为咸阳高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咸阳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赢得了话语权。”

          十年来,咸阳高新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跃升——形成了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主导产业。

          在电子显示领域,通过加快建设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加强芯片、半导体等配套项目的招引,补齐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了“芯屏器合”的产业链体系。

          目前,咸阳高新区已吸引近4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咸阳高新区围绕秦星雷丁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以乘用车整车生产为突破口,大力招引汽车关键零部件、通用零部件等项目,快速形成产业规模,目前已落户25家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在生物医药领域,咸阳高新区围绕加快建设武汉光谷生物城及高新医院等项目,由中医药制药向体外诊断试剂、生命科学及干细胞领域拓展,目前已集聚医药企业50多家。

          在新型合成材料领域,咸阳高新区围绕天成航材、国科镁业等新型合金材料,加快建设贵金属大宗物流交易中心,招引一批航空航天、深海装备制造配套企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链式发展、聚链成谷”在咸阳高新区悄然形成。

          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也体现在“高新速度”上。

          在咸阳高新区,“高新速度”可以细化到1分钟:1分钟能完成3台电视机从零件到组装、1分钟可以让1辆新车整装电机鸣响、1分钟可以让8100粒成药封箱奔赴“白衣战场”、1分钟可以让75米钛合金线材

          定型锁定太空、1分钟可以审批4个证件完成政务流畅、1分钟可以让咸阳高新区进出口额达到3.8432万美元……

          咸阳高新区正在用“高新速度”,验证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16栋单体建筑正在加速建设;天成航材三期航空级钛合金短流程低能耗技术升级项目的厂房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摩美得气血和制药一期6个单体工程钢结构主体安装结束,正在浇筑楼板……

          如今的咸阳高新区,千亿元级电子显示、500亿元级高端装备制造、500亿元级生物医药、300亿元级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机遇

          前进路上,永不止步。

          2022年,咸阳高新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同时也迎来了区域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基于此,陕西省于2021年3月正式建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这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和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是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高新区动作不断。

          依据在西安—咸阳一体化和西安都市圈中占据重要区位的优势,咸阳高新区提出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目标定位,加快协同创新和产业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过程中,咸阳高新区一方面通过咸阳渭河高新大桥实现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物理空间连通;另一方面利用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承接产业、科研成果转化、高端人才等方面引流,实现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平台要素连通。

          抢抓秦创原发展机遇,咸阳高新区高起点建设秦创原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该项目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生命科学、人文社科等全产业领域科研成果的承接转化为重点,打造“以园带业、以业兴园、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秦创原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总用地规模约3150亩,建设周期5年,主要建设科研工坊、人才住房、院士工作室、西安交大人居学院等,规划布局标准厂房、高端公寓、写字楼以及3栋超高层摩天大楼、星级酒店等,建成后将成为咸阳市最具现代化的CBD。

          在共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方面,西安市与咸阳市签订的《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提出,联合共建西安高新区—沣西新城—咸阳高新区科技创业走廊,加快建设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西部智谷三期等重点科技园区,推动两市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022年4月8日,咸阳高新区和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深化合作协议》和《新材料中试专利包成果转化协议》。

          根据协议,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将围绕科研成果研发、中试、生产等环节,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政产学研用金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78项具有产业前景的专利技术成果打包,借助咸阳高新区的政策、资源、产业等优势,合作共建新材料产业园,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落地,助推咸阳高新区新型合成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西部智谷一期、转型升级示范园、电子科技孵化园、电子科技配套园等100余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建成投用,未来科学城、高科云谷等承载平台正在梯次推进,咸阳高新区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形成了筑梦·创享空间、筑梦·创智空间、咸阳高新锐境国际创新中心等八大双创载体。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目前,咸阳高新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6家,陕西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5家;拥有陕西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0余家;新引进科创类项目10个,总投资约3.15亿元……

          从一系列数据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科技创业走廊建设,还是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建设,咸阳高新区都是关键一环。

          如何拓展“二次创业”的广度和深度?

          “要在拓空间、优环境等方面入手,还要扩大区域容量、增强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毛建荣说。

          融合

          时代奔涌,城市蝶变。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陕西省第一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个众创空间、第一条道路、第一个公园……咸阳高新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的初心使命,描绘从“一亩三分田”的乡村图景到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在道路建设方面:咸阳高新区建设创业东路、胭脂路、永昌路、纺织四路等道路43条,高科一路、高科三路等高架桥3座,新增里程120余公里,重点建设“五纵五横”城市路网;建成两寺渡公园、湿地公园、咸阳湖二期、咸平路绿化等,新增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形成了“半城湖光半城产业”的新格局。

          在城市景观方面:咸阳高新区每年绿化增量均超过5万平方米,共新增绿化面积约50万平方米,完成了已建成道路两侧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共有各类景观绿化约140万平方米。目前,辖区共修剪行道树3万余棵、绿篱及草坪面积约72万平方米,大幅提升了城市绿化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造产城融合现代化新城,咸阳高新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让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出台政策支持:咸阳高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吸纳人才的好政策,在项目支持、基金投入、人才补贴等方面提供保障,鼓励创新、包容失败,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

          营造创业氛围:咸阳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延链补链,在区域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给人才集聚提供了创业就业条件。

          建设标准化厂房:目前咸阳高新区已累计建成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各类高端人才来咸阳高新区可实现“拎包入住搞科研,标准厂房做转化”,形成了人才良性发展新生态。

          提供人文关怀:咸阳高新区从生活上、工作上给予人才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前来咸阳高新区工作的人才,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给予慰问和关怀,并且为人才子女提供入学、购房、就医等基本需求,解决后顾之忧。

          “从个人角度出发,项目落地后咸阳高新区会提供人才公寓或住房项目,解决了后顾之忧;从项目角度出发,咸阳高新区帮助我们协调对接一些上下游产业链,减少时间消耗,同时还提供厂房等方面的支持。咸阳高新区完善的产业链氛围以及生态宜居的绿色环境,可以促使个人更好的发展。”陕西众翼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霖轩的一席话,代表了前来咸阳高新区创新创业人的心声。

          良禽择木而栖。门类齐全的各项政策,优良的营商环境,快速发展的产业生态,咸阳高新区创造的一个以“高新”为核心的巨大创新磁场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截至2021年底,咸阳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达3.9万人,受过高等教育者占比约为70%。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未来,咸阳高新区将继续践行“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打造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望之城、魅力之区,规划中的大型医院、学校、商业中心,将逐渐变为现实……

          不再出发,已有的也会失去;不攀新高,攻下的必会失守。

          改革破旧,是为了再出发;二次创业,是为了攀新高。从过去走来,咸阳高新人豪情满怀;向未来走去,咸阳高新人信心满满。

          此时此刻,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咸阳高新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流击楫、破浪前行,把新的荣光刻入新的年轮,把新的梦想写进新的航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