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三明高新区: 创产城融合新样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21

        十年来,三明高新区奋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通过“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不断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将该区打造成为福建省中部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完善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导产业集群提能级

          三明高新区,由沙县金沙园、金古园和永安尼葛园组成,实行以金沙园为主园区的运行机制,总规划面积98.7平方公里,2015年国务院批准该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金沙园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是国家大型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金古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尼葛园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

          2021年,三明高新区将原沙县金古空港经济开发区纳入统一管理,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主导产业集群再提新能级。当年该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2%,达到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708.6亿元,同比增长59.8%;实现工业增加值87.8亿元,同比增长19.54%;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546.2亿元,同比增长24.3%;规模以上企业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11.8%;同时前两位主导产业营收占比达到34.6%;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单项冠军等龙头企业占比达到10.8%。

          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

          为推进高新区布局进一步完善,三明高新区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理念,重点抓好高端装备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化工园、硅及新材料产业园、小吃食品产业园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并加快新能源材料、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先后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天华智能、厦工三重、三钢闽光、金杨科技、正元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并发挥“链主”企业自身资源优势,吸附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上下游企业,提升重点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目前,入园企业7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4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3家。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三明高新区科学合理布局工业项目,自2016年以来,该高新区积极推进闲置厂房二次招商,先后引进恒立兴、未来药业等120余家中小企业。

          为推动入园企业的发展,三明高新区成立园区运营机构,积极探索将园区资产打包交由专业运营公司统一管理、运营。为推进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三明高新区管委会组织银行、融资担保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深入园区提供多种信贷服务,拓展企业投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融资便利度等服务,先后对接企业数量达110家,获得融资企业数量83家,共获融资金额16896.4万元,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该高新区还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技术标准为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鼓励企业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小吃食品等领域抢占行业标准制高点,促进技术产业标准化;举办各类技术标准培训班、论坛和讲座,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示范区标准化专家队伍;突出对企业的宣传与引导,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近年来,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三明高新区充分发挥5G网络、物联网、云数据的科技生产力,完善该高新区行政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三明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建成省级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入孵企业12家;该高新区积极发挥人才纽带和桥梁作用,利用高校与园区人才资源、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通过科研服务平台,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该高新区充分发挥周边院校的师资优势,与学校联合适时开办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加工等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熟悉专业知识的产业工人,形成了“园企合作”“园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如今,该高新区集聚各类各层次人才1万余人,成为依托三明、服务海西、面向东南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该高新区还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加快推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中国聚乙烯醇(PVA)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创新引领支撑服务作用,并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环保产业孵化器、云创工坊、博士后工作站等双创服务载体的运营。

          通过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三明高新区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推动具有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上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等,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该高新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2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福建省技术转移机构1家,企业当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35件,获国家级、省级首台套产品7个(其中国家级1个),绿色工厂2家。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