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通化医药高新区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确立了“一体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即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协同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参深加工、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该高新区已形成了以修正、东宝、东方红药业、天实药业等为代表的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群。
近年来,通化医药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引领、创新示范、发展引擎作用凸显,产业集群、集聚格局加快生成,经济发展呈现出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强劲态势。2021年,通化医药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3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67%。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率均达到60%。
加快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通化医药高新区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行“管委会+投资公司”的管理体制,建立“档案封存、全员竞聘”的运行机制,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制度,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问题,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制定出台通化医药高新区《“521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企业申报知识产权、设立研发机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奖励和补贴。
与此同时,积极引导科研机构开放科技资源,以高新区骨干企业为主体搭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相继建设了“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平台载体。截至目前,该高新区拥有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66个,其中,国家级平台9个、省级平台40个,省级以上孵化载体、众创空间9个。积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战略合作交流,吸引中国科学院“富勒烯实验基地”落户高新区,吉林大学、北华大学在该高新区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沈阳药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在该高新区建立博士后科研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深入实施创业载体搭建、创业主体孵化、创业活动塑造三大行动,各类孵化载体发展到9个,面积达27.5万平方米,390家企业入驻孵化,直接带动就业人数6000余人,“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三级孵化链条基本形成。
如今,通化医药高新区拥有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该高新区万人发明专利占有量位居吉林省高新区前列,先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医药产业集聚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等,区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加快开拓招商引资新局面
通化医药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优结构、促转型、提质效”的主引擎和主抓手,制定出台《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利用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区域协作招商等方式,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累计“走出去、请进来”400余次,对接吉商联合会、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等知名商企协会30余个,对接华为技术、深圳华大基因等企业400余家,累计成功签约项目20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亿元以上项目54个,协议总投资485亿元。
在此基础上,该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效应集中显现,东宝、国药、步长等10家上市企业相继落户;所引进的东方红西洋参产业基地项目经过一期、二期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参深加工生产基地,2021年实现产值10.23亿元,今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60.6%,东方红三期也已开工建设,将投资10亿元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全国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项目。同时,建新科技、通鑫玄武岩、金田大数据产业园等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信息产业大型项目也相继落地,为高新区多业并举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加快构筑产业建设新高地
十年来,通化医药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新区发展的生命线、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实行挂图作战机制,逐个项目倒排工期、列出进度表,全面掌握项目进度,累计实施产业项目219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8项、亿元以上项目82项、10亿元以上项目17项,总投资586亿元,项目数量、用地数量和固定资产投入数量都超过建区前十年的总和。
如今,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等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已全面启动,康元生物、万通盛泰等62个项目部分或全部竣工投产运营。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468亿元,利税120亿元。同时,占地260亩、投资7.8亿元的医药健康科创园全面投入使用,35家企业已签约入驻,该高新区建设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规模”目标,一座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拔地而起。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化医药高新区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开辟“E+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不断提升,行政审批事项由930项减少为217项、窗口由14个合并为3个,企业开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最快23分钟企业即可取得营业执照。
下一步,通化医药高新区将全力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全面实施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聚焦打造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两个定位”,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企业集群规模、开放合作、园区建设、营商环境方面实现“六个突破”,努力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