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长春净月高新区:砥砺十年攀高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16

        2012年,长春净月高新区获批成为国家高新区。2022年,长春净月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年栉风沐雨、初心不改,长春净月高新区紧扣“产业+科创”两个重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制定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数字经济等调结构、促转型、增动能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高新区发展动力、战略、路径、策略四向转型,持续扩大高新区科教资源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促成净月由旅游经开区向国家高新区的历史性蜕变。

          2021年,长春净月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29亿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41.7亿元,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3亿元,同比增长17.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11%,在长春市四大开发区中增速排名第一。

          汇聚创新要素释放新活力

          长春净月高新区集聚1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8万人,拥有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435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9个市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新建成长春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吉林省特殊食品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导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生态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等院所资源,创新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围绕打造多元人才栖息地目标,充分释放人才政策效应。近年来,该高新区先后推荐40名优秀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春市高层次产业人才”项目,争取扶持资金250万元。开展“高端人才年度奖励”政策兑现,累计为630名人才兑现奖励资金734万元。实施“人才公寓建设行动”,近3年为350名人才兑现安家费587.6万元。持续举办“汇智净月·广聚英才”校园招聘季活动;依托吉林青年创业园、阿里云创新中心等优质创新孵化平台开展“阿里巴巴众神之战”等创业大赛、人才交流活动;赴上海、杭州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30余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500余家企业提供人才规划指导、人才需求调研、人才政策推送等各项服务3000余次。

          政策支撑企业创新达新高度

          长春净月高新区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逐年增长,近年来共建成企业研发平台35个,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15件,2021年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1.28亿元;特别是“十二五”末期至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高企总数达到333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近20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跻身吉林省开发区第一梯队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长春净月高新区坚持“外引内培”,在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引进和重点培育了一批处于高速成长期、新技术集成度高、行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洽谈引进瞪羚企业因特睿科技,实现了该高新区瞪羚企业“零”的突破;引进企业微思智能建成国内第一条独立研发的自动驾驶量产生产线,目前已累计生产8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成为一汽集团定制车智能驾驶领域独家供应商。加快推动优质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其中通视光电已完成C轮融资,估值达11.45亿元。十年间,孵化载体建设从无到有,先后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3个,其中,国家级以上孵化载体8个、省级孵化载体6个,孵化总面积突破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已突破800家。

          近年来,长春净月高新区兼顾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出台《长春净月高新区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春净月高新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十余部政策文件,持续稳定、引导和支持社会经济稳步增长,推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

          面对高新区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环境不够优等问题,长春净月高新区以打造东北亚新经济增长极为战略目标,坚持调整结构与优化升级并举、提质增效与扩增总量并重,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推动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年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初步建成52个产业园区,引进培育了一批领军企业、龙头企业。

          长春净月高新区牢牢把握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建设契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该高新区服务业收入5年年均增速达10.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高于80%,已成为该高新区支柱产业。其中,金融领域形成集聚效应,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达139家、注册资本3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4.2万平方米数字产业园起步区已基本建成,数字展示中心和公共会议服务中心正式开放,长发智慧城市产业基地(一期)1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极大地强化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承载能力,目前京东、神州数码、安恒信息等17家企业相继入驻,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2500多家,整体产值达到130亿元,约占长春市数字经济规模的15%。

          近年来,长春净月高新区在与吉林省内城市合作联动不断加强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对口城市合作对接,建成吉浙创新服务中心、津长双创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引进培育实体企业70余家,虚拟注册企业114家,津长双创服务中心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过去十年是净月华丽转身、二次创业的十年,也是净月夯基筑台、厚积薄发的十年,为长春净月高新区下一步开启国家自创区建设的第三次创业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长春净月高新区将继续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大胆主动先行先试,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以建设国家自创区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各类人才荟萃、创新创业迸发新活力,全力践行支撑吉林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历史使命。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