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强发展,奋楫扬帆启新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吉高新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紧紧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韩自贸协定等历史机遇期,坚持新发展理念,扩大经济规模与优化产业布局并举,努力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凸显区域科技示范和经济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加快产业优化布局
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2021年,延吉高新区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面对持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稳中向好。相较于2012年,各项指标实现了翻一番。202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38亿元;同比增长9.93%;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
延吉高新区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加快产业优化布局、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园区多元化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延吉高新区从烟草食品、生物制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成为烟草食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并深入实施“1+3+X”产业发展战略,即以现代服务业为支点,全力发展生物科技、绿色生态食品、医疗器械,兼顾发展战略性植入的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在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方面,延吉高新区通过整合敖东延吉医药、朝药研究所等医药企业资源,联合安发长白山生物科技园、利孚生物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不断加大对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探索朝医药的研发和运用,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方面,可喜安、喜来健、金达莱等近10家医疗器械组成的吉林省级医疗器械工业园,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发展空间巨大,通过与技术创新不断融合发展,成为延吉高新区的朝阳产业,也将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此外,延吉高新区正在全力打造细胞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信息产业园、医药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园4个特色产业园区。
推动创新引领发展
提升企业发展动力
创新可以加速科技成果涌现,创新更是能够厚植核心竞争力。延吉高新区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园区发展模式,强化工作措施,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为强化政策支持,延吉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券试行方案》和《延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申报材料准备不专业且通过率低的难点,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科研创新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在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主体方面,延吉高新区扶持、引入吉林敖东延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延边利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参产品标准研究及中药现代化全球创新中心”团队等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团队,通过加快专利产品的转化、生产和推广,加速了企业提质增效。
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创新发展,延吉高新区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延边大学科技园、延边科技大市场、敖东科技园区等重要平台,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扎实推进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需要有效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10年来,延吉高新区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等并给予奖励支持。截至目前,延吉高新区现有吉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吉林省级科技创新中心2家。
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延吉高新区通过“回归工程”等平台,大力扶持返乡创业项目,引回一批返乡创业人才;与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吸引应届大学毕业生来到延吉高新区扎根。
加快开发开放步伐
促进国际发展合作
开拓协同新境界、实现发展新作为,必须把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放在协同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
延吉高新区始终贯彻落实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坚持以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为支撑,以开发开放平台为载体,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开放质量和水平。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促进国际经贸交流。延吉高新区通过各类经贸活动,与企业共探合作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地域和语言优势,积极到东北亚各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园区韩资企业较多的优势,加强与韩国商会、服务中介沟通交流,深挖对韩经济合作机遇。薇美铺、Coupang、国勇峰光等一批外资企业相继落户园区。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对外贸易合作。延吉高新区通过电子商务大厦、延吉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大发展,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对韩、日以及欧美贸易的合作与往来。同时,延吉智能仓配物流中心作为快件监管中心的配套项目,能够更加精准、高效、规范地实现电商快件的收储和配送,实现国外商品进入我国市场的一站式服务,满足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物流配送需求。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