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闽西革命老区这片红土地上,龙岩高新区获批设立。
10年来,龙岩高新区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主责主业日益壮大,创新驱动更加强劲,园区配套日趋完善。
如今,龙岩高新区已形成以机械装备制造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等多点开花的“1+N”多元化产业体系,正逐步成为区域探索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先行区。2018年2月,龙岩市以高新区为主体园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
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创新驱动理念融入发展建设,龙岩高新区成立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福建省关于开发区管理范围的指示精神,规范园区管理区域范围;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专项制定了《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列入园区“三大计划”之一,将推动科技创新举措实施项目化管理,纳入“三重”体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定期开展“大督查大落实”,确保创新驱动发展。
10年来,龙岩高新区坚持高能级龙头培育,围绕主导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加速龙头企业培育,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中国龙工作为该高新区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其装载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2021年新下线的新能源装载车在机械数字化、电动化、节能化等方面实现突破。龙净环保目前正向固废处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新领域延伸,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环保工程总包产业集群和“国际环保产业第一品牌”,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为推进结构体系再提级,龙岩高新区开展高品质招商联动,充分发挥招商顾问、招商引荐人、“一把手”招商等作用,深入探索实施“链长+链主”招商模式,编制机械装备、新型显示、智能手机3类招商图谱,初步建立资本招商和基金招商模式;致力于做优新兴产业,依托珠江大厦打造总部经济商圈,实施互联网龙岩军团返乡工程,引进字节跳动、天英科技等互联网企业、数字企业,同时引进培育了迪韵通数字产业、聚绅药业、强纶新材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材料生产企业70余家,涵盖了教育面板、显示模组、物联网终端、金属材料、电子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高标准平台赋能企业创新
龙岩高新区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一园二院五中心”,建立“高校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出台深化产教融合6条措施,对接7所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中心或平台),建成龙岩市首个“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区域性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等4个公共服务平台,环保材料测试评价中心、专用车检测等13个专业技术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品营收占比总营收从2018年42.1%提升至2020年的54.3%,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高新区生产总值比重4.97%,高于龙岩市1.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1家,占比龙岩市1/4,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占比龙岩市近40%。
龙岩高新区实施“创新+创业”和“创业+产业”中小企业升级发展模式,出台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实施意见、鼓励科技创新15条、支持企业入驻孵化13条等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举办“打造特色载体创新创业”大赛,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1个,引入技术、专利、资本、知识产权等25家服务机构入驻载体,开展“零距离”服务。截至目前,该高新区共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7个,入驻孵化中小微企业330家,占入驻高新区中小微企业总数40%以上。成功孵化了易动力新能源电池 、钰辰微电子、致尚生物、龙生生物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高效率服务释放双创活力
龙岩高新区始终坚持“企业为大”理念,提出由“保姆式”向“妈妈式”转变的服务理念。成立企业服务大厅,搭建“便企一站式”平台,探索实施“拿地即开工”模式。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单位,是福建省首个与工商银行协同制定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高新区;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机制,在福建省首创“支企服务专员”机制,实施高新区级科技特派员挂钩服务企业制度,选认、引进216名专家、教授为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挂钩科技型企业全覆盖。
执笔绘蓝图,奋进新征程!龙岩高新区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坚持走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道路,以产业“又高又新”为发展目标,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为聚力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高新区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