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武汉东湖高新区: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12

        10年前的2012年3月,国务院同意批复《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武汉东湖高新区迎来发展新契机。次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东湖高新区,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10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遵循《纲要》的战略目标,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十三五”期间,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位居武汉市前列。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影响下,经济发展仍实现逆势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5.1%。202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2401亿元,同比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年间,武汉东湖高新区坚持以先进存储、光通信、5G等领域为重点,从政策、人才、平台、资金等方面,实施“饱和攻击”,取得了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越来越强。

          一是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中国信科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研制出我国首款商用“400G硅光收发芯片”,一举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长飞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全球唯一掌握4种光纤预制棒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锐科激光公司研发出10万瓦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船重工719所的海上移动核电站、中船重工709所的3D图形处理器芯片、库柏特公司的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达梦数据库基础软件等一批企业都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

          二是加速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启动东湖科学城建设,着力推动五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和若干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打造“599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光谷、珞珈、东湖、九峰山、江城等5家湖北实验室实体运行,相关重点研发项目已启动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历史性突破,已建设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设施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专项规划;已建成国家创新中心3家,数字建造等2个技术创新中心已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中试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实现签约,共同建设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共同建设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创新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是推进产业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以打通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共性技术创新攻关、形成并转化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快开展产业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先行先试探索。推动组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了湖北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创新联合体和武汉光电、生物、装备、新能源等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孵化禾元生物、尚赛光电、梦芯科技等创新型企业481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46个,成为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汇聚天下英才

          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初显

          武汉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光谷人才11条”,优化“3551光谷人才计划”,在国内率先实施人才注册制、积分制;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人才。开工建设光谷国际人才社区,推动组建光谷人才集团,建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8.3亿元,集聚4名诺奖得主、70名中外院士、8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4名省级高层次人才、173名“武汉英才计划”和2905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人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与常住外籍人员数量近2万人。

          在人才计划的带动下,该高新区近年来推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围绕“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大力度开展产业培育,推动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一期、二期项目、华为武汉研发生产基地、中国信科光通信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精准招引支撑性、引领型的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电装光庭汽车电子研发生产基地、中国医疗器械总部、联影医疗华中总部等重大项目。

          该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光纤光缆、光器件、激光等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光纤光缆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20%。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显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128层3DNAND存储芯片实现量产。武汉东湖高新区联合华星光电、武汉天马先后投入超1000亿元,建设了6条从TFT-LCD到柔性 AMOLED完整的新型显示生产线,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和生产基地。5G产业领军企业中国信科集团落户光谷,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启动。光谷生物城经过10多年发展,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2000多家、吸引了6万多人就业,总收入突破1100亿元。

          不仅如此,该高新区数字经济也迎来快速发展。2015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设立“互联网+”办公室,强化“互联网+”企业贴身服务,目前已集聚近3000家互联网企业,培育了斗鱼网络、安翰光电、药帮忙等6家独角兽企业,小米科技、今日头条等80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落户光谷,形成独特的“第二总部”现象。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营,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日均算力使用超过90%,联合孵化50多类场景化解决方案。连续举办中国数字创意科技展暨中国游戏节、中国青年电子竞技大赛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赛事活动,传神语联网、动游科技、多比特信息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自创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