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青岛高新区:聚力奋进“1264”战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6

        2013年,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4年,获批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6年,获批青岛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进入国家自创区发展行列;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山东省内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青岛高新区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定位,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己任,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迈进。十年来,火炬纳统企业同比增长8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1%;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3%。

          创新驱动再赋能

          科技创新更具动力

          家电行业惟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山东省规模最大的P3实验室——易邦高等级病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青岛高新区坚持将创新作为最大动能和最亮底色,目前该高新区拥有“双一流”高校(分校区)7所,集聚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121家,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7家。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青岛市“人才特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青岛高新区求贤若渴,制定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吸纳人才。深化“人才特区”建设,设立“海外人才服务专窗”,建成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等对外合作平台。近年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与海创汇共建的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荣登以色列Geektime“中国最理想创业加速平台TOP5”榜首。为优化创新创业氛围,青岛高新区先后建成47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并建设火炬创业创投学院,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孵化效能。承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中国创新挑战赛,举办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会,一个接一个的赛事大会把青岛高新区推向创新创业的高潮。在此基础上,一大批人才在青岛高新区实现创业梦、就业梦。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青岛高新区不断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赋能科创企业,助力“雏雁”高飞,发布《青岛高新区关于聚焦创新引领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重磅奖励创新创业,加快企业“雁阵”培育;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发布《青岛高新区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实施方案》;出台《青岛高新区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创新推出“高新贷”信贷产品,企业最高可获得合作商业银行500万元的纯信用、低利率科技贷款。目前,该高新区拥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98家,高新技术企业1417家,万家注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山东省第一。

          高端产业再集聚

          实体经济更具实力

          将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激发新动能,这是青岛高新区的一贯“打法”。该高新区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形成以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为优势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增长点的产业体系。其中,主园区正在加快构建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为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若干一流的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形成。机器人创新型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过千亿元,已逐步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到配套服务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条;现代海洋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7.3%;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在青岛高新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正在加速发展。高新区重点招引了蔚蓝生物、华仁太医、软控总部和盘古智能等一批优质项目。2021年,高新区“四新”经济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5.7%,“四新”经济投资增长99.5%。

          在培育发展“四新”经济的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加大了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园区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瞪羚企业54家,独角兽企业9家。

          服务配套再优化

          营商环境更具魅力

          青岛高新区在山东省开发区中率先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共394项行政权力事项委托赋权,承接数量在青岛市功能区排名第一,启用“政务服务高新区专用章”,做到了“应接尽接”,真正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为功能区依法依规承接上级权限闯出了新路径。

          与此同时,该高新区紧盯“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大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不断完善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功能,集成行政审批、建设、税务、不动产登记等12个部门,实现518项服务“一门办理”、506项审批事项“一窗受理”,持续推出“无感审批”“周末不打烊”等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不仅如此,该高新区还在前期“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基础上,在山东省首创实施 “承诺即开工” 审批模式,压减审批时限50%,累计为24个项目压缩开竣工时限720天以上,创造了“施工许可证当天办理”“竣工验收半天办结”的新速度,擦亮服务企业“新名片”。

          2022年是青岛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青岛高新区将加快推动“1264”战略落地落实,即“锚定奋战五年,重回前十”1个目标; 牢牢把握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个任务;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提升、项目落地提速、产业培育提质、人才集聚提效、金融赋能提挡、城市品质提能”6个攻坚行动;强化“党建统领、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安全稳定”4个保障,推动全区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