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字号:

        创新基金 力推创业企业“希望工程”

          资金短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而言,还只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我国天使抚育制度和环境的严重缺失。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量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承载了中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而创新基金正是这一“希望工程”的重要推动者。在创新基金的推动下,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抚育体系已浮出水面。


          4月22日,一项惠及全国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工程正式启动。着力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基金,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结束了单纯支持科技项目的历史,开启了培养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和创新链形成的新阶段。

          作为我国第一个直接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6年来,已经培育了一大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与质量。而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推出的这一网络工作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而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化协作系统。这一系统几乎涵盖了创新基金最新的改革思路。他表示,创新基金的重要目标就是打造创业企业“希望工程”,“这关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成败”。

        编织全国性抚育体系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仅靠中央每年几亿元的资金远远不够,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反而容易形成地方对中央的过度依赖。”梁桂表示,要实现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建立地方创新基金,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基金体系。

          此次启动的“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遵循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国家创新基金和地方创新基金工作的上下联动。

          为加大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增大地方的参与程度,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根据差别政策、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地方创新基金。通过地方先立项、中央后立项的管理模式,加大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在项目推荐过程中的筛选力度,加强地方评审在国家立项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梁桂介绍说,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将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引导社会资源共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建立创新基金社会协作系统,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到今年4月15日,国内设立地方创新基金的单位已达120家,资金额度达到14.89亿元,有效地改善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放大了创新基金的效应。

        一切以企业为核心


          “此前,一个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的成本平均在7000元,5000个项目的成本就高达3500万元。”梁桂认为,高额的申报成本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此次推出的网络工作系统,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了数字化“学习型”简约申报,不但降低了企业申报材料填写难度,而且缩短了项目申报时间。

          同时,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还建立了创新基金申报“知识库”,推出以企业为核心的“学习型”申报流程,帮助企业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各项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写作要点,协助企业直接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变“授人以鱼得一餐食”为“授人以渔终生享用”。通过项目申报过程促使企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通过项目实施,使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把项目申报、实施的全过程和督促企业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另外,网络工作系统既强调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还关注企业的管理团队、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所处的产业集群,更加关注创业者的企业家素质。借鉴美国“天使投资人”制度,培养大批能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职业企业家”,由他们来引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培育企业对市场的把握和应变能力,为高新技术形成巨大的经济动力打下基础。通过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和技术领域的不同分类,动态组合不同的申报材料,达到了降低企业申报难度的目的。

        构筑法律城防堡垒


          近年来,创新基金坚持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竞争、择优的管理原则,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资金压力,同时增强了客户、银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梁桂表示,此次推出的“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对推荐单位、专家、评估机构、服务机构、企业公开了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国家创新基金和地方创新基金统一评价体系、统一评审标准。“地方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必须按照统一规范要求选聘专家,建立地方专家库,组织地方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并择优推荐给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进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使得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

          同时,“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有全程监控、全程受理维权投诉等功能,可以随时掌握各地项目推荐、评审工作情况,使创新基金项目管理过程更透明、效率更高、开放度更大。

          梁桂介绍,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内部采用了链式管理、互相制约的立项审查机制,坚持公正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入选项目的公正。

        搭建协同工作平台


          “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实现了国家与地方,中小企业与管理单位、评审专家共同在一个系统下的协同工作。梁桂表示,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包含企业、服务机构、专家、评估机构、推荐单位、地方监理单位以及管理中心在内的完整工作流程,各个流程均由严格的时间限制。
          “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实行了红绿灯制度,加快了项目评审的速度,从项目受理到评审结束总流程时间缩短到60个工作日。”梁桂介绍。例如,在专家方面,专家可以通过网络预览申报材料,形成初审意见。这样既大大缩短了会议评审时间,又为建立全国性的创新基金专家数据库提供了基础,为实现网上评审和异地评审,以及开展地方评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办单位: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48号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 话:010-88656100
        基金管理中心 E-mail:innoweb@innofund.gov.cn